4月14日晚间,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(下称“中金所”)发布公告称,中国证监会同意中金所30年期国债期货注册,今日,中金所发布3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及相关业务规则,以及《关于3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上市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》(下称“《通知》”)。
首批三个3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将于4月21日上市交易。《通知》称,首批上市合约为2023年6月、2023年9月及2023年12月合约,挂盘基准价、可交割国债及其转换因子由中金所在合约上市交易前公布。
《通知》明确,30年期国债期货各合约的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3.5%,对2年期国债期货、5年期国债期货、10年期国债期货和30年期国债期货的跨品种双向持仓,按照交易保证金单边较大者收取交易保证金。
(资料图片)
上市首日各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为挂盘基准价的±7%。
3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的手续费标准暂定为每手3元,平今仓交易免收手续费,交割手续费标准为每手5元,交割手续费至2023年12月31日止减半收取;30年期国债期货各合约限价指令每次最大下单数量为50手,市价指令每次最大下单数量为30手。
中金所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30年期国债期货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。下一步,中金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领导下,扎实做好3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上市工作,确保产品平稳推出、稳步运行。
期货曲线进一步完善
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研究负责人陈健恒表示,30年期国债期货可有效对冲国债承销商面临的利率风险,促进30年期国债一级市场顺利发行,更好服务国家长期战略投资;可进一步满足投资者对超长期债券的风险管理需求,有助于提升30年期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,促进国债收益率曲线长端建设;可便利持有长期国债的保险、养老金等机构运用30年期国债期货灵活开展期现组合投资,丰富交易策略,对于提升市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、稳定中长期投融资环境发挥重要作用。
中信期货固定收益组首席研究员张菁指出,30年期国债期货聚焦超长端利率。当前满足30年国债期货可交割券范围的可交割国债均为发行期限为30年期的国债,品种聚焦超长端利率,与已有三个国债期货品种形成互补,四个国债期货可以覆盖收益率曲线从短端至超长端,满足大部分投资者的需求。
太平资产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冯驰表示,现阶段,我国以30年期为代表的超长期限国债市场日益成熟,一级市场发行稳定、二级市场流动性充足,市场化程度明显提升,为30年期国债期货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良好的现货市场基础。
中粮期货认为,30年期国债期货上市能够为超长期限地方政府债的投资者、承销机构提供便捷、有效的对冲工具,从而稳定价格波动,助力地方债发行,进一步提升金融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。
将新增乙二醇、苯乙烯两个化工品种期权
除了30年期国债期货,大商所乙二醇期权、苯乙烯期权也在同日获准注册。
据了解,乙二醇、苯乙烯都是重要的液体化工品。我国是最大的乙二醇消费国,近十年来我国乙二醇产量和消费量均增长近3倍;苯乙烯则在塑化产业链上具有“上承油煤、下接橡塑”的重要地位,涉及产业链条长、分支多。
近年来,受新冠疫情反复、国际原油价格波动,以及航运价格、汇率等多重因素影响,乙二醇、苯乙烯等化工原料价格波动明显,产业企业对使用衍生工具开展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的需求十分强烈,2022年参与乙二醇、苯乙烯期货交易的法人客户持仓占比分别为79%、77%,较上年同期分别提升了6个、5个百分点。
大商所表示,在此背景下,两个期权品种的上市,可以与相关品种期货形成合力,为产业构建更加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体系,优化相关现货贸易模式,促进期权与期货在现货贸易中的应用,满足产业精细化风险管理需求,服务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同时,通过完备的风险管理工具体系提高期货市场的运行质量,优化市场结构,进一步提升我国期货市场的定价能力,提高我国期货价格的影响力。
据了解,2022年,乙二醇、苯乙烯期货日均成交量分别为49万手、33万手,日均持仓量分别为52万手、23万手,套期保值效率和期现价格相关性保持在90%以上。目前,大商所已上市线型低密度聚乙烯、聚氯乙烯、聚丙烯、液化石油气4个能化期权,随着乙二醇、苯乙烯期权上市,大商所能化板块将实现期货、期权的全品种全覆盖,为广大产业企业提供更加完整、丰富的衍生工具体系。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大商所将与市场各方共同做好上市前各项准备工作,确保新期权工具及早平稳上市运行,为产业链供应链提供增强安全能力和韧性的有效手段,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关键词: